CC BY 4.0 (除特别声明或转载文章外)
如果这篇博客帮助到你,可以请我喝一杯咖啡~
排序算法有很多,包括插入排序,冒泡排序,堆排序,归并排序,选择排序,计数排序,基数排序,桶排序,快速排序等。
排序算法 | 稳定性能 | 空间复杂度 | 平均时间复杂度 | 最差时间复杂度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插入排序 | 稳定 | O(1) | O(n^2) | O(n^2) |
冒泡排序 | 稳定 | O(1) | O(n^2) | O(n^2) |
选择排序 | 稳定 | O(1) | O(n^2) | O(n^2) |
快速排序 | 不稳定 | O(log(2n))~O(n) | O(n*log(2n)) | O(n^2) |
桶排序 | 稳定 | O(n+n的长度) | O(n+n的长度) | O(n+n的长度) |
堆排序 | 不稳定 | O(1) | O(n*log2n) | O(n*log2n) |
归并排序 | 稳定 | O(n) | O(n log n) | O(n log n) |
基数排序 | 稳定 | O(n的长度) | O(n*n的长度) | O(n*n的长度) |
希尔排序 | 不稳定 | O(1) | O | O |
【1】插入排序:
简介:插入排序(Insertion Sort)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。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,对于未排序数据,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,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。插入排序在实现上,通常采用in-place排序(即只需用到的额外空间的排序),因而在从后向前扫描过程中,需要反复把已排序元素逐步向后挪位,为最新元素提供插入空间。
【2】冒泡排序:
简介:选择排序(Selection sort)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。它的工作原理是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(或最大)的一个元素,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,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。 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。
【3】选择排序:
简介:冒泡排序(Bubble Sort),是一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较简单的排序算法。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,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,如果他们的顺序(如从大到小、首字母从A到Z)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。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,也就是说该元素已经排序完成。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“浮”到数列的顶端(升序或降序排列),就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,故名“冒泡排序”。
【4】快速排序:
简介:快速排序(英语:Quicksort),又称划分交换排序(partition-exchange sort),简称快排,一种排序算法,最早由东尼·霍尔提出。在平均状况下,排序个项目要(大O符号)次比较。在最坏状况下则需要次比较,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。事实上,快速排序通常明显比其他算法更快,因为它的内部循环(inner loop)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构上很有效率地达成。
#include<cstdio>
int n,i,a[100000000];
void y(int ya,int yb){
int y1=ya,y2=yb,y3=a[(ya+yb)/2];
while(y1<=y2){
while(a[y1]<y3)y1++;
while(a[y2]>y3)y2--;
if(y1<=y2){
a[0]=a[y1];
a[y1]=a[y2];
a[y2]=a[0];
y1++;
y2--;
}
}
if(y1<yb)y(y1,yb);
if(ya<y2)y(ya,y2);
}
int main(){
scanf("%d",&n);
while(++i<=n)scanf("%d",&a[i]);
y(1,n);
for(i=1;i<=n;i++)printf("%d ",a[i]);
}
【5】桶排序
简介:桶排序,又名箱排序,英文名字为Bucket sort,是一种排序算法,工 作原理为将数组分到有限数量的桶子里。 桶排序是稳定的,且在大多数情 况下常见排序里最快之一。
【6】堆排序:
简介:堆排序(英语:Heapsort)是指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。堆积是一个近似完全二叉树的结构,并同时满足堆积的性质:即子结点的键值或索引总是小于(或者大于)它的父节点。
【7】归并排序:
简介:归并排序法(Merge Sort,以下简称MS)是分治法思想运用的一个典范。其主要算法操作可以分为以下步骤: Step 1:将n个元素分成两个含n/2元素的子序列 Step 2:用MS将两个子序列递归排序(最后可以将整个原序列分解成n个子序列) Step 3:合并两个已排序好的序列 易知,MS的关键在于Merge过程。对于这一过程的理解,算法导论中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模型。 即假设桌面上有两堆已排序好的的牌,且每一堆都正面朝下放置。然后我们分别从两堆牌中选取顶上的一张牌(选取之后,堆顶端又会露出新的顶牌),选取较小的一张,放入输出堆,另一张放回。 重复这一步骤,最后直到一堆牌为空。由于两堆牌都是已排序,所以可知,只要将剩下的那堆牌盖到输出堆即完成整个排序过程。
【8】基数排序:
简介:基数排序(radixsort)则是属于“分配式排序”(distributionsort),基数排序法又称“桶子法”(bucketsort)或binsort,顾名思义,它是透过键值的部份资讯,将要排序的元素分配至某些“桶”中,藉以达到排序的作用,基数排序法是属于稳定性的排序,其时间复杂度为O(nlog(r)m),其中r为所采取的基数,而m为堆数,在某些时候,基数排序法的效率高于其它的比较性排序法。基数排序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887年赫尔曼·何乐礼在打孔卡片制表机(Tabulation Machine)上的贡献。
【9】希尔排序:
简介:希尔排序,也称递减增量排序算法,是插入排序的一种更高效的改进版本。希尔排序是非稳定排序算法。希尔排序是基于插入排序的以下两点性质而提出改进方法的:插入排序在对几乎已经排好序的数据操作时,效率高,即可以达到线性排序的效率,但插入排序一般来说是低效的,因为插入排序每次只能将数据移动一位。